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复杂且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的肾脏疾病,它并非单一的某种病症,而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主要有四大典型表现,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是指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 3.5 克,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滤出增加所致,低蛋白血症则是因为大量蛋白丢失,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通常低于 30 克/升,高度水肿是患者较为明显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眼睑、下肢甚至全身性水肿,这是由于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的,高脂血症的发生与肝脏脂蛋白合成增加以及脂蛋白分解代谢减弱有关。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疾病引发,如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脏血管和肾小球;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导致肾脏损伤等。
对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除了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是评估蛋白尿程度的关键;血液生化检查可明确血浆白蛋白、血脂等指标;肾穿刺活检对于明确病理类型至关重要,不同的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和预后有所不同。
在治疗方面,首先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进行治疗,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来减少蛋白尿,对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积极控制原发病是关键,如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肾病,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基础疾病,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要遵循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原则,水肿明显时要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而异,积极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蛋白尿减少,水肿消退,肾功能稳定,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甚至进展为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与医生密切配合,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对肾病综合征的全面认识和合理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保障。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