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这一在心血管领域较为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它主要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引发的心脏病变。
风湿热是一种与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非化脓性炎症,在风湿热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心脏瓣膜逐渐受到损害,最常受累的瓣膜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
风湿性心脏病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咳嗽、咳痰、咯血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下肢水肿等症状,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一旦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诊断风湿性心脏病,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检查,心脏听诊可闻及特征性的杂音,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清晰地显示心脏瓣膜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准确判断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程度。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早期主要是针对风湿活动进行控制,使用抗生素清除链球菌感染,应用抗风湿药物减轻炎症反应,当心脏瓣膜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严重影响心脏功能时,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瓣膜修复术和瓣膜置换术,瓣膜修复术适用于部分瓣膜病变较轻的患者,可保留自身瓣膜;而瓣膜置换术则是用人工瓣膜替换病变严重的瓣膜。
预防风湿性心脏病的关键在于预防风湿热的发生,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与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患者密切接触,一旦发现有链球菌感染,应及时就医,彻底治疗,防止风湿热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格外注意,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清淡,减少钠盐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风湿性心脏病虽然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让我们共同关注风湿性心脏病,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风湿性心脏病,需从预防、诊断到治疗全面认识与应对,早期识别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