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它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尤其是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 71 型(EV71)最为常见,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对于保障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较为典型,初期可能表现为发热,体温一般在 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可能更高,患儿的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疱疹,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患儿口腔疼痛,影响进食,手、足和臀部也会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一般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留疤,少数患儿还可能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都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患儿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含有病毒,健康儿童吸入后就有可能被感染。
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热时可给予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口腔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口腔溃疡散等药物,以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预防手足口病关键在于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家长要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要定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可采用煮沸、暴晒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等方法,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游乐场等。
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特点,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就能有效降低儿童感染的风险,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旦发现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让我们共同关注手足口病,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