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鸡精是许多家庭烹饪时常用的调味料,它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鲜味,让食物更加美味可口,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鸡精也逐渐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健康隐患”,引发了诸多关于它的讨论。
鸡精,从成分上来说,它是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为基本原料,添加呈味核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以及白砂糖、鸡肉粉、糊精、香辛料、酵母抽取物、水解动物蛋白等辅料,经混合、制粒、干燥而成的一种复合调味料,谷氨酸钠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味精,是鸡精鲜味的主要来源。
对于鸡精是否健康,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观点认为鸡精中的谷氨酸钠在高温烹饪时可能会转化为焦谷氨酸钠,而焦谷氨酸钠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鸡精中含有多种添加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影响神经系统、增加肾脏负担等。
但另一方面,也有专家指出,在正常的烹饪使用量下,鸡精中的谷氨酸钠转化为焦谷氨酸钠的量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鸡精中的其他成分如鸡肉粉等,还能为人体提供一定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只要合理使用,鸡精并不会对健康造成明显危害。
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我建议大家在使用鸡精时要注意适量原则,每人每天摄入谷氨酸钠的量不宜超过6克,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患有某些疾病(如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的人,更要谨慎使用鸡精,在烹饪时,可以尝试通过其他天然的方式来增添食物的鲜味,比如使用新鲜的食材、葱、姜、蒜等香料,这样既能保证食物的美味,又能相对更健康一些。
鸡精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它,只要掌握好度,鸡精依然可以在我们的厨房中发挥它提升美味的作用,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关注自身健康,做到美味与健康的平衡。
发表评论
鸡精虽增鲜,但过量摄入或影响健康平衡,合理使用方能享受美味同时保持身体健康。
添加新评论